日前,省委辦公廳、省政府辦公廳發(fā)布《關于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促進農業(yè)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》,明確我省將用3年左右時間,基本完成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,并在年內完成所有涉農縣農村產權交易服務平臺建設。
消息一出,不少種糧大戶、涉農企業(yè)拍手叫好。“一旦農村產權交易服務平臺全面建成,我們承包土地就再也不用挨家挨戶去談,而且交易登記后,相當于有國家法律保障土地流轉的合法性,給我們種糧人吃了‘定心丸’。”天臺縣田禾糧食專業(yè)合作社理事長楊驕陽高興地說。
目前,我省流轉耕地面積已達915萬畝,占家庭承包耕地總面積的48%,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近20個百分點。我省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加快,為農業(yè)適度規(guī)模經營和構建新型農業(yè)經營體系創(chuàng)造了良好條件,但是,也暴露出土地流轉規(guī)范性、穩(wěn)定性不夠,“非糧化”、“非農化”使用等現象。
《意見》明確了在維護農村土地集體所有權、保障土地承包權、放活經營權的基礎上,適應不動產統(tǒng)一登記要求,以現有土地承包關系為依據,運用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成果,完善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制度,用3年左右時間基本完成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。
其中,今年我省將在11個地級市每市至少選擇1個縣、其他縣選擇1個鄉(xiāng)鎮(zhèn),作為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試點,強化土地承包經營權物權保護。同時,相關部門將制定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指導意見。
另外,我省將積極拓展土地經營權抵押、擔保等權能,建設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體系。其中,2015年所有涉農縣(市、區(qū))要建成縣、鄉(xiāng)兩級信息互通、交易聯動的公益性農村產權交易服務平臺,并通過村便民服務中心等延伸覆蓋到村。
同時,引導土地流轉進入流轉平臺交易,健全土地流轉交易等規(guī)則,防范和化解流轉交易風險。省直有關部門也將抓緊制定農村產權登記、評估、抵押、交易和監(jiān)管辦法,力爭到2017年基本建立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制度體系。
據了解,目前我省已分別有93.2%、93.7%的涉農縣(市、區(qū))、鄉(xiāng)(鎮(zhèn))建立了土地流轉服務機構。其中,20多個縣(市、區(qū))開展了土地經營權抵押擔保試點,促進了土地經營權的資本價值實現。